您现在:海南首页 > 图片新闻

为什么人人爱苏东坡?诗词造诣高 也是超级吃货

日期: 2016-03-14 10:31:00

画笔酣畅写意东坡

史“画”东坡

《苏轼留带图》明·崔子忠

明唐伯虎笔下的东坡

宋代画家李公麟画下的最早苏东坡像

《东坡赏砚》范曾

  文\本刊特约撰稿朱晓剑

  编者按

  近日,儋州东坡文化园核心区东坡书馆开馆,《东坡魂》画展及儋州籍名人书画展在此联袂展出。

  苏东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高峰,他融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,他的文化意义非同寻常。他是海面上御风翩然的天涯孤鸿;他那永远贮立山巅高迈飘逸的身影,是历史画卷中绚烂的一笔。

  苏东坡作为集大成的文化人,是伟大的文学家、诗人,是文人画的鼻祖,是杰出的书法家、酿酒师、制墨家、美食家……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,从东坡在世时开始到今天,历代文人墨客以他作为题材创作的各种文艺作品数量之多,题材之广,难以计数。本刊特别推出专题,让我们与千年东坡再次相会。

  “千古一人”苏东坡,是人见人爱的人。他在诗词领域的造诣,也是超级吃货,在多个方面都是行家里手。可以说,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。

  在后世的艺术家、作家的笔下时常出现他的身影。比如在元杂剧中,有不少以前代著名文士作为描写对象的文人故事剧,总共有34种,而关于苏东坡的有7种,现存者3种,即费唐臣的《苏子瞻风雪贬黄州》、吴昌龄的《花间四友东坡梦》和无名氏的《醉写赤壁赋》。而在元散曲中,曲家们所歌咏的前代著名文人共有50余人,其中,苏东坡达41首,列在陶渊明和屈原之后。这也可见他受欢迎的程度。

  为什么人人爱苏东坡

  如果我们在网络上检索与苏东坡有关的文字,数量多达两千多万次,这说明他的受欢迎程度在无数历史文化名人中,占据怎样的位置。当然这只是反映苏东坡受欢迎的一个方面。

  十三世纪时,苏轼的作品已传到日本,据日本东福寺大道以一所编的《普门经论章疏语录儒书目录》(1353)里,就有《注东坡词》二册及《东坡长短句》的纪录。在日本的室町时代(1336——1573),僧人写下了不少以东坡为题的诗文,如《东坡先生画像》、《赞东坡》等,当时还有很多人以苏轼为作画的题材,作品较多者如《东坡笠屐图》和《东坡肖像画》,有的更在屏风绘上《赤壁赋》,这种欣赏苏轼的表现在当时非常盛行。

  为什么人人爱苏东坡?那是因为苏东坡教我们怎样热爱生活。纵观苏东坡的日常生活,不难发现,他热爱生活,他善于生活,他善于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,甚至是很简朴的,乃至有点艰苦的物质生活中间发现幸福感,发现美感,发现诗意,这一点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。不管是好生活还是坏生活,苏东坡都坦然接受,且对于生活的各个内容他都是兴致勃勃的,都有滋有味的过着。比如他发明的东坡肉、东坡肘子、东坡鱼羹、东坡菜羹等等,家常的食材他却做出美味来,这一点对中国的美食家影响深远。

  苏东坡懂得生活,也懂得欣赏风景,杭州的西湖,天下美景,他写了很多诗词。他到山东密州做官,密州是现在山东的诸城,那里有什么风景,小的丘陵,他在文章中、诗词中也把它写得很美好,他有一种审美的胸怀去拥抱它。当我们抱怨身边的环境不够美好时,是不是从苏东坡这里学会生活?

  把日子过得诗意,这并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。苏东坡却过得非同寻常,这些在今天看来,都是值得珍视的生活经验了。

  五千年来活得最精彩的人

  苏东坡到底是怎样的人?无数的文人雅士以各种方式对他的人生加以书写。不管是从精神上探索,还是从生活方式入手来解读,都可以找到相同的答案,超然旷达的境界,让他在困难面前昂起了头挺起了胸,过得依然很诗意。那么,我们就追寻文人的笔调看一看这个苏东坡。

  最为著名的是林语堂曾写了本《苏东坡传》,向西方人介绍这位宋代文化人。他说:“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、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、一个百姓的朋友、一个大文豪、大书法家、创新的画家、造酒试验家、一个工程师、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、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、巨儒政治家、一个皇帝的秘书、酒仙、厚道的法官、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。一个月夜徘徊者、一个诗人、一个小丑。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……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、变化感和幽默感,智能优异,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——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。”这种赞誉就代表了中国文人对苏东坡的精神认同。

  学者康震也有与此类似的说法:苏东坡在世人与后人眼中,永远都是一个雅俗共赏的知识分子。概括起来就是,在苏东坡的身上,有李白旷逸超凡的神仙气,有杜甫执著坚守的忠义气,还有白居易穷达融通的从容气派,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情怀。

  苏东坡把日子过成段子,但也需要经常突破固定思维,在文化上才能够华丽转身。大散文作家余秋雨在《苏东坡突围》里记叙苏东坡到黄州之后的事,“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,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,去寻找无言的山水,去寻找远逝的古人。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,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。像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,那么,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,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。”这也是符合苏东坡的个性的。

  每个人可从自己的角度来阐释苏东坡,也都可看到他的丰富多元的一面,这一点绝少有文人能超越这一点。简言之,苏东坡大概就是这样一个人,活得悠然自得,是五千年来活得最精彩的人。

  苏东坡影响了艺术圈

  苏东坡多才多艺,诗词文章就不用说了。单说他的书法风格跌宕,黄庭坚说他:“早年用笔精到,不及老大渐近自然。”“苏黄米蔡”在中国书法史上留有重要一笔。绘画,他擅长画墨竹,提倡“诗画本一律,天工与清新”,而且明确地提出了“士人画”的概念,这也是后来的“文人画”脱胎于此的地方。

  先说书法,元代的赵孟頫便是得东坡之神者,赵孟頫、文征明都曾写《赤壁赋》,可见性情是相近的。沈周书法初学他。后世的书法家多有借鉴其作品之处,文征明书《行书咏花诗》,行书出于《圣教序》,大字则仿黄庭坚,并参以苏东坡、米芾笔意。如郑板桥曾书其对联送友人等,近世书法家也有不少从他那里学到书法的精髓。

  在绘画领域,元画家吴镇自称画竹五十年。在艺术上他首推文同,再宗苏东坡。王蒙在创作思想上继承苏东坡等人的文人画理论,石涛曾画有《东坡诗意图》,而从苏东坡这里传承文人画的是代不乏人。

  此外,为苏东坡画像的人也不在少数,比如赵孟頫绘《东坡小像》,且自题此书为余兴未尽的遗兴作品,因此,不求工而工,流出画家的自然天真。此画作于四十九岁时,正值壮年精谨作品,这种兴致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,真好像走进了苏东坡的日常生活。唐伯虎也曾绘《东坡小像》,其款识:东坡在儋耳,自喜无人识。往来野人家,谈笑便终日。一日忽遇雨,戴笠仍着屐。逶迤还到家,妻儿笑满室。歆哉古之人,光霁满胸臆。图形寄瞻仰,万世谁可及。吴郡唐寅画并题,为秋逸亲家先生。读来可亲,这样的苏东坡谁见了不爱?

  当代画家林墉绘《东坡小像》,其款识云:苏东坡一日朝罢,扪腹而行,谓侍儿曰:“尔辈知是中何物?”一婢遽曰:“全是文章。”坡不以然;又一婢曰:“尽是机械。”坡公亦不以为当;至朝云乃曰:“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。”坡大笑。壬申龙舟水中制此,并录前人句。林墉。这展现的是苏东坡的文士风采。

  以苏东坡为题词,来展现他的艺术人生、或生活场景不在少数。画家王震曾画《苏东坡》,只见苏东坡携杖漫步,姿态含优雅之趣,在表现上,放笔写意,用笔颇有吴昌硕的意趣,但却有任伯年峻拔清秀之风。

本网由福建省、江西省、湖南省、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海南省、四川省、贵州省、云南省、香港特别行政区、澳门特别行政区

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常工作办公室主办

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111号 备案号粤B-20050235

南方新闻网承办,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